煤矿复工复产受疫情阻碍优质煤保持紧张状态【新京葡萄网】
二十年间从五十六棵发展到五十万亩沾化冬枣压枝头秋色渐浓,山东滨州市沾化区进入颜色绚丽的季节,红色碱蓬草与绿色芦苇相间,白色芦花飘扬,候鸟南迁。成片的枣树上,发红的枣子压弯枝头。人努力,天帮忙,今年又是丰产年。在挂着富硒冬枣牌子的枣园里,沾化区下洼镇于家村枣农姜玉祥忙着给枣树疏果。
姜玉祥种了20年冬枣,写了20年的种枣日记。今年他家种植的15亩冬枣,有望获利三四十万元。冬枣嘎嘣脆,无污染,一年比一年好卖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沾化,有上千年的冬枣种植历史,目前全区冬枣种植面积达50万亩,今年冬枣总产量可达7.5亿斤。
下洼镇是沾化最重要的冬枣产区。这几天,镇区永馆路上的冬枣市场热闹非凡,农民带着一筐筐、一篓篓的冬枣从周边村子聚拢而来。
副镇长高祥峰指着成排的卡车、三轮车说:看,镇里的五个枣市都是车挨车、人挤人,比过年都热闹。从沾化收购的冬枣,嘎嘣脆,没污染,一年比一年好卖。来自淄博的枣商老郭正忙着在一块硬纸板上记账,问及收枣计划,他说:来多少,收多少。
快递发往全国各大中城市。通过电商卖枣的守群冬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守群疲惫的脸上露着喜色,到了销售高峰期,估计一天发货万斤以上,得雇十来个人帮忙。
皇帝女儿不愁嫁。这几年,西孙村枣农孙观朋从没为自家冬枣的销路发过愁:线上线下搭配着卖。8月份开始就有客商找上门,价值40多万元的冬枣,还长在树上就全都订出去了。生态种植深入人心,病虫害物理防治逐渐取代农药品质好,就不愁卖不出好价钱。
下洼镇西孙村枣农丁太平说,今年他通过合理间伐和疏果将亩产量由2000公斤降到1000公斤,冬枣品质得到提升,比如,新品种沾冬二号每斤能卖到80至100元,是普通冬枣价格的10多倍。治虫曾是冬枣生态种植的一大难题。早些年,为了防治盲椿象等虫害,枣农从枣树开花起就要打药。
结果,有的冬枣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冬枣品质,甚至影响了沾化冬枣的声誉。如今,生态种植已经深入沾化农民内心,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正逐渐取代喷洒农药。在下洼镇东平村,农民王春跃指了指枣树上悬挂的黏虫板和灯笼似的诱虫罐,板上、罐里密密麻麻的全是诱捕的盲椿象:现在基本不用啥药了。
化肥能让枣树快速长旺,这只是一种虚胖,越来越多的枣农意识到,要想养壮树势,就得增施有机肥。下洼镇冬枣办主任刘荣昌说。
在下洼镇卢家村卢功林的枣园里,枣树间密密地种着三叶草。这些草,旱季能保湿,雨季能吸水。
还可以引虫、沤肥,防止面源污染。盐碱地上顽强生长的冬枣,既是经济林也是生态林沾化人善待冬枣,冬枣也无私地回馈他们。113岁的王凤兰老人盘腿坐在床上,弯腰给客人们递一把新鲜的冬枣。
也已白发苍苍的二女儿齐振凤,轻轻地往母亲嘴里喂一颗冬枣:她胃口好,喜欢吃枣,就让她吃着高兴。今日的沾化,随处可见葱茏的枣林。
然而在上世纪,这里一度电线杆子比树还多。原来,沾化境内土质盐碱化程度高,以前植被覆盖差。
为了摆脱穷荒面貌,沾化人栽过柳树,种过杨树。但要么长势颓弱,要么从树顶开始干枯死亡,沾化要栽树,跟在石头上栽葱一样难。
沾化的沙土地最终选择了冬枣。承载着生态立县和富民兴县的希冀,沾化冬枣树20年间从56棵发展到50万亩。全境森林面积增加到8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6.9%。
既是经济林,更是生态林,沾化人赋予了冬枣特殊的历史使命。沾化区委书记贾善银说,2015年冬枣产业实现产值28亿元,枣农人均冬枣纯收入8200元。(潘俊强肖亚洲)。
本文来源:新京葡萄网-www.madridmax.com